記者昨日從溫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副校長趙敏教授牽頭主持申報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分散式污水就地處理和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獲準立項,該課題總經費達3000萬元(其中國撥經費1482.55萬元),實現了溫大在主持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上零的突破及該校單項課題經費超千萬元的突破。
據身兼浙江省水環(huán)境與海洋生物資源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的趙敏教授介紹,分散式污水就地處理和利用技術,是指將城鄉(xiāng)生活污水采取就近的原則進行處理與回收利用,它具有建設及維護成本低,工程實施簡單,建設周期短等優(yōu)點。
據了解,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現行模式基本上采取“統(tǒng)一收集、集中處理”的運行方式,該模式具有一定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管網投資成本大、運行管理費用高等問題,特別是對于我國東部地區(qū),軟土性地質條件容易引起污水管網沉降破裂等問題,而對于廣大中小城鎮(zhèn),建設長距離運輸管網在財政上難以負擔。
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以溫州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重慶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總裝部等單位,選擇溫州珊溪水庫、河南少林寺、重慶仙女山鎮(zhèn)、上海崇明島、海南文昌、河北北戴河等代表性地域,研發(fā)以節(jié)能、成本低廉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并通過代表性規(guī);墓こ淌痉叮醪教岢鱿鄳姆稚⑿陨钗鬯幚砑夹g指導原則與技術規(guī)范建議稿。
談起該科研項目對溫州的意義,趙敏表示,項目聯合溫州市公用集團,以溫州市飲用水源地珊溪庫區(qū)的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為具體研究對象,計劃利用改進的組合式生態(tài)及仿生態(tài)處理技術,對生活污水的處理與回收利用進行研究與工程示范。該課題的科研時間從今年1月份開始,到2016年6月結題。